5月22日,銀行板塊逆勢沖高,扛鼎A股!銀行ETF龍頭(512820)收漲0.85%,收盤價再創(chuàng)上市以來新高!
銀行ETF龍頭(51282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沖高,渝農商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成都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等均創(chuàng)新高。
5月20日起,多家銀行開始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六家國有大行和部分股份銀行均于官網公示了最新的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此次調整,中長期存款利率的降幅更大。具體而言,活期存款下調5BP,整存整取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的利率均下調15BP,三年和五年利率均下調25BP,其中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來源于:四大銀行官網
【此次調整對銀行凈息差影響多大?】
凈息差(NIM, net interest margin)是銀行凈利息收入(=銀行全部利息收入?銀行全部利息支出)與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用于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對銀行而言,存款屬于負債,因此降低存款利率能降低利息支出,進而提升凈息差。
據券商預算,本輪降息對銀行凈息差綜合影響幅度在2-4BP,對未來兩年銀行利潤增速影響在1%以上。
中郵證券假設定期存款結構2年期及以內占比為80%,3年期和5年期存款占比約20%,靜態(tài)測算LPR下調10BP和存款降息對上市銀行凈息差影響分別為-6.15BP和+8.33BP,預計本次存貸款利率調整對息差影響正向積極。(來源于中郵證券20250522《新一輪存款降息落地,影響幾何?》)
湘財證券表示,定期存款降幅為15~25 BP,加上活期存款降息5 BP,預計本輪降息對上市銀行息差綜合影響幅度為+4 BP。考慮5月結構性工具降息,本輪降息對今明兩年銀行利潤增速影響約+1.4%/+1.5%。(來源于湘財證券20250521《降息落地后銀行股投資思路》)
【為什么要呵護銀行息差?】
呵護銀行息差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資產端壓力,助力銀行穩(wěn)健運行。近些年銀行凈息差整體持續(xù)壓降,2025年一季度,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凈息差水平分別降至1.33%、1.56%、1.37%、1.58%的歷史低位。(數據來源于中金公司《非對稱降息,緩解銀行息差壓力,利好債市》)凈息差壓縮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銀行的盈利能力,并給銀行穩(wěn)健經營帶來一定挑戰(zhàn)。本輪存款基準利率超預期下調,壓降全市場存款利率水位,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資金成本,提升凈息差,增強銀行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下調存款利率且降幅高于資產端LPR等利率,為后續(xù)資產端利率的進一步下行打開空間,以更好的實現引導實體融資成本下行的最終目標,增強商業(yè)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xù)性。
【降息落地后,銀行板塊的投資思路?】
降準降息后,銀行股投資可重點關注以下思路:
1、高股息策略持續(xù)占優(yōu):當前銀行板塊股息率達6.4%,位居申萬一級行業(yè)第一,大幅跑贏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及銀行理財收益。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具備類債券屬性的銀行股更易吸引險資、社保等長期資金配置!
2、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順周期配置邏輯有望顯現。當前進入穩(wěn)增長政策密集落地期,寬貨幣先行,寬財政緊隨,地方化債顯著提速,優(yōu)化銀行基本面;財政政策力度加碼,支撐社融信貸并提振經濟預期,順周期的銀行板塊有望受益;
3、被動配置機遇利好銀行等大權重板塊。降準降息釋放資金疊加被動投資偏好提升,銀行板塊作為重要指數大權重股,將持續(xù)受益于被動投資資金流入。
高股息領頭羊,順周期盈利王!看好銀行板塊高股息與順周期雙重配置邏輯,認準銀行ETF龍頭(512820)及其聯接基金(A:007153;C:007154),一鍵把握“低利率”下銀行板塊的配置性價比!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銀行ETF龍頭屬于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標的指數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
來源:有連云
相關標簽:
銀行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fā)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