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中證智能財訊于10月23日消息,凱盛新材(301069)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在營收、利潤等多方面表現(xiàn)良好。
在財務數(shù)據(jù)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總收入7.74億元,同比增長11.22%;歸母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1.56%;扣非凈利潤7903.42萬元,同比增長120.4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為6771.27萬元,同比增長46.91%。報告期內,凱盛新材基本每股收益為0.2752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6.85%。公司還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xiàn)0.5元(含稅)。
從估值指標來看,以10月22日收盤價計算,凱盛新材目前市盈率(TTM)約為82.34倍,市凈率(LF)約5.68倍,市銷率(TTM)約9.78倍。公司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
盈利能力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6.85%,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投入資本回報率為6.14%,較上年同期上升2.99個百分點。
現(xiàn)金流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凈額為6771.27萬元,同比增長46.91%;籌資活動現(xiàn)金流凈額 -3261.01萬元,同比增加4564.84萬元;投資活動現(xiàn)金流凈額2241.77萬元,上年同期為 -3.38億元。
資產重大變化方面,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合計較上年末減少69.53%,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下降4.84個百分點;應收款項融資較上年末增加54.21%,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2.7個百分點;貨幣資金較上年末增加15.99%,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2.39個百分點;其他流動資產較上年末減少42.62%,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下降2.13個百分點。
負債重大變化方面,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應付票據(jù)及應付賬款較上年末減少32.57%,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下降2.86個百分點;應付債券較上年末增加4.89%,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0.53個百分點;應交稅費較上年末增加61.78%,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0.24個百分點;應付職工薪酬較上年末減少38.67%,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下降0.23個百分點。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流動比率為8.58,速動比率為8.2。
三季報還顯示,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十大流通股東發(fā)生變動。新進股東為廣發(fā)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方威、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取代了二季度末的紅塔創(chuàng)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淄博凱斯通投資合伙企業(yè)。在具體持股比例上,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華邦健康 - 西南證券 - 25華邦EB擔保及信托財產專戶、淄博凱盛投資管理中心、王加榮、王永、天津海河博弘新材料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有所下降。
附部分股東持股情況:
|股東名稱|持流通股數(shù)|占總股本比例|變動比例|
| ---- | ---- | ---- | ---- |
|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10721.62|5.488329| - 4.755|
|華邦健康 - 西南證券 - 25華邦EB擔保及信托財產專戶|6000|14.263727| - 0.000|
|淄博凱盛投資管理中心|2857.12|6.792197| - 0.000|
|王加榮|4000.95|0.915| - 0.000|
|王永|3920.93|0.897| - 0.000|
|天津海河博弘新材料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2800|0.665641| - 0.713|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260.49|0.619248| - 0.154|
|廣發(fā)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19.16|0.521001|新進|
|方威|204.74|0.486726|新進|
|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84.48|0.438562|新進|
指標注解:
市盈率 = 總市值/凈利潤。當公司虧損時市盈率為負,此時用市盈率估值沒有實際意義,往往用市凈率或市銷率做參考。
市凈率 = 總市值/凈資產。市凈率估值法多用于盈利波動較大而凈資產相對穩(wěn)定的公司。
市銷率 = 總市值/營業(yè)收入。市銷率估值法通常用于虧損或微利的成長型公司。
文中市盈率和市銷率采用TTM方式,即以截至最近一期財報(含預報)12個月的數(shù)據(jù)計算。市凈率采用LF方式,即以最近一期財報數(shù)據(jù)計算。三者的分位數(shù)計算區(qū)間均為公司上市以來至最新公告日。市盈率、市凈率為負時,不顯示當期分位數(shù),會導致折線圖中斷。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lián)系請發(fā)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lián)系客服】
樂居財經APP
?2017-2025 北京怡生樂居財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qū)西大望路甲22號院1號樓1層101內3層S3-01房間756號 100016
京ICP備2021030296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7973號